外语导刊

  • 文化差异种种

    胡文仲

    <正>最早研究文化与语言的关系的是人类学家,象Sapir,Malinowsky,Hoijer,Whorf等,都发表过很多独到的见解.之后,社会学家对这个问题也开始感兴趣.六十年代中期,社会学兴起,社会语言学家在这方面发表了许多论述.教学法家,尤其是美国教学法家近二十年来对这个问题也加紧了研究.美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社会,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自然十分重要,目前已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学问.在我国虽然学术刊物上发表过一些文章,但总的来说还没有开展系统广泛的研究.

    1985年03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下载次数:9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洋味与洋腔——翻译体会漫谈

    孙致礼

    <正>讲到文学翻译标准,我十分尊崇钱钟书先生的“入化”理论.钱先生说:“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

    1985年03期 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7k]
    [下载次数:3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语境和语域的研究及其对英语教学的意义(下)

    潘永樑

    <正>语境的第二个组成部分是话语的方式.就象人们在日常的语言活动中经常变换场景一样,语言交际中也要经常变换表达手段.表达手段有时是由场景所决定的.对于大部分语言使用者而言,有声的交际方式讲和听比视觉的交际方式读和写用得多得多.人与人的接触几乎都要使用交谈的方式;家庭生活、业余爱好以及许多业务交往都需以口语的方式表达.即使人们自己不讲话,也在整天听着各种各样的语言信息.当然,人们也

    1985年03期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语言运用规则与外语教学

    刘豫

    <正>由于理论语言学家们不懈的工作,我们现在知道,所有的人类语言中都有一些一般的和特定的规则,这些规则制约着人们用单词组成句子的方式,但是不是在人类语言中也同样有一些规则制约着人们用句子进行话语交流的方式呢?

    1985年03期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在全国英语水平测试中我院学生取得好成绩

    <正>我院三系英语专业八五届87名学生参加了今年六月全国十五所高等院校英语毕业班统一测试,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学员光磊和程工分别获得个人总分第五名与第十名.

    1985年03期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入子型构造

    吴爱莲

    <正>日语是把讲话人的思想感情放在语尾来表达的语言,所以一句话不读完最后一个字,连它是肯定句,还是否定句都弄不清楚.这就是日语的一大特点.用“入子型构造”理论来解释就能更确切地说明这一点.

    1985年03期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日语现状点滴

    国晨

    <正>日本社会现实使用的日语现状如何?日本人对此有些什么看法?六十年代,围绕着日语的现代假名用法、汉字写法、“送假名”的使用、表音—-表意等问题,曾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战.现在,这些争论看来已过去了.

    1985年03期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川端康成与超现实主义

    王育林

    <正>一九五五年至一九六五年,在现代日本文学中,曾有过一个超现实主义的高潮.安部公房一九五一年就曾在《近代文学》发表过超现实主义作品——《S·卡马尔的罪行》.一九五七年、一九六○年,大江健三郎、仓桥由美子先后登上日本文坛,这两位青年作家都是以超现实主义手法创作小说的.大江健三郎的作品,远不及安部公房的离奇;仓桥由美子的小说大都属于奇谈怪论,给人一种飘然入梦之感.大江、仓桥等年轻

    1985年03期 32-36+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俄语口语中的快速俗语

    顾亦瑾

    <正>影响听力的因素很多.语音、词汇、语法、交际情景、交际对象、语言外因素等等都可能是造成听不懂或误听的原因.除语言素质和接收效果外,语音是听不懂或误听的主要障碍之一.

    1985年03期 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谈谈俄语电视新闻听力课

    刘廷民

    <正>近几年来,四年级的俄语听力课一直使用苏联电视新闻做教材.实践证明,在目前条件下,无论从内容还是从难易程度来讲,这类材料对我系高年级学员都是适用的.主要好处可以列举以下几点:

    1985年03期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HOTEL=?——关于英语拼缀词的研究

    余顽

    <正>“…”+hotel=?,左式既不是数学方程式,也不是化学方程式.数学方程式讲究严谨,化学方程式讲究均衡.它既不那么严谨,又不那么均衡,但只要满足条件,它也会有解.只是条件更加苛刻,更带有随机性和偶然性,因此它有解的概率远不及数学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但它毕竟有时有解,我们不妨称为“语言等式”.试举几例:

    1985年03期 49-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向方重教授请教一个问题

    居祖纯

    <正>一接到《外国语》杂志84/3期,我就认真学习了方重教授的文章《略论英国小品文的发展——从十六世纪到二十世纪中叶》.

    1985年03期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试评《汉英词典》的时代性、准确性与简明性

    端木义万

    <正>由北京外国语学院编纂、于1978年出版的《汉英词典》问世已近七年.这部词典从使用价值而言,是我国迄今最完备、最实用的一部汉英词典.它已成为广大英语工作者所珍爱的案头书.

    1985年03期 58-6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试谈英语分词结构表达的因与果

    晋元新

    <正>英语中因果关系的语言表达手段很多,分词结构是其中之一.分词结构在句中既能表达因,又能表达果.即在句中表示原因状语或结果状语,用以修饰谓语动词或者全句.分词结构所表达的因果关系,或是由因推果,或是据果索因.例如:

    1985年03期 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有关Mouse和Rat的英语词语

    郑声滔

    <正>英语中的mouse和rat均指“老鼠”.鼠类是适应能力最强的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也甚为密切.正因为如此,在世界各民族的语言中,与老鼠有关的词语都是数以十计的.例如汉语中就有“鼠辈”、“鼠目寸光”、“投鼠忌器”、“抱头鼠窜”、“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等百来个词、成语、谚语和歇后语。同样,英语中与mouse和rat有关的词语也是俯拾即是的.据笔者初步统计,这类词语至少在八十个以上.现根据这些词语的结

    1985年03期 6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教师培训中理论的激励作用

    H·G Widdowson ,李经伟

    此文呼吁教师更加注意发扬探究精神,并建议:仅依赖于教学方法而忽视其与理论原则的联系将会妨碍英语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此外,作者还认为:较之仅注重实际工作的教师,将理论研究看作是其任务之一的教师可能会更积极地看待他们的工作.

    1985年03期 76-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缅甸的成语、谚语浅析

    张铁英

    <正>人类在由低级向高级进化的过程中,创进了无比丰富、光辉灿烂的精神文阴.其内容之广泛、形式之多样是显而易见的.而成语、谚语仅仅是精神文明的大花园中的一支小花.无论是在口头文学中还是在书面文学中,人们通过正确恰如其分地使用成语和谚语,却能使所要表达的内容语言简洁形象、寓意深刻、富于哲理、诙谐幽默而令人回味无穷,能收到其它语言表达形式所不能达到的特殊效果.

    1985年03期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4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